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评论】生物机器人技术导演未来“贵族”战争

2015-02-18 战略前沿技术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古人给予军事指挥官的赞誉之辞。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指挥官能够于千里之外发号施令,甚至军营中的普通一兵,也可以远离血雨腥风的战场,安身于舒适的环境,遥控着前线的生死搏杀。高技术的保护使人变得越来越金贵,但有一个问题始终不能绕过:战争的最终目标仍在于人。

然而,就在今年年初,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正式披露了他们正在实施一项名为“阿凡达”的科研项目,该项目旨在打造一支像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那样用人脑远程控制的“生物机器人军团”。其最终目标是使人远离危险的战场,将未来战争变为机器人“代理士兵”之间的较量。该机构表示,他们已经“在远程视觉呈现、远程操控方面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一、 “人”从物理空间的退隐

就某种角度而言,一部人类战争史,就是一部人类个体逐渐远离战场前线的历史。先是指挥官从“前线”退居“后方”,再是远程攻击武器拉长了士兵之间的距离,到如今“非接触式战争”的提出,背后无不隐藏着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战争哲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争中的攻与防、动与静、信与诈,以及对更高速度、更强能力、更多信息的追求,都是为了在时间上抢占先机,在空间上拉长距离。概括起来,战争形态的发展所呈现出的,是人类个体从物理空间的“退隐”过程。

自然中心战时代,人与人之间是面对面的较量,即使如弓弩、投石车这样的远程武器,攻击对象也是视距范围内的目标。长矛、刀剑、盾牌、铠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装备。机器中心战时代,大炮、飞机和导弹所攻击的目标,已不是攻方的肉眼可见,“非接触式战争”也不再稀奇。当年历时78天的科索沃战争,北约未动一兵一卒的地面部队,仅靠飞机和导弹,就打赢了这场攻方“零伤亡”的战争。

直到此时,消灭“有生力量”仍是战争的主题。虽如军事专家刘戟锋所说,防护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物理战的作战对象“发生偏转”,为了打击“人体”,不得不打击“物体”,但“人体”毕竟是战争双方攻击的最终目标。21世纪“网络中心战”的提出,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即将登上历史舞台。它的战场,远远超越了物理空间,也大大跨越了信息空间,甚至绕过人的肉体,深入人类的认知空间,直指每个人的大脑。未来战争,将贯通物理、信息和认知三大维度,成为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立体战争”。

然而,一个根本的道理却不应被忽视:人的精神、人的思维,广而延至人类的认知空间,终要以物质为载体,以人的大脑、人的肉身为载体。因此,人体作为最宝贵的承载思维和智慧的系统,仍然被重重的坚固堡垒保护着。“阿凡达”战士的诞生,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新式作战部队的问世。若考虑到人脑的远程控制,那么它只不过是一种更新的、更聪明的“铠甲”而已。剥开这层“铠甲”,我们也许会发现,在新的战场上,肉体的远离并非意味着“人”的安全;在新的“立体空间”中,人与人的距离似乎更近了。为此,我们可能还要付出许多意料之外的代价。

二、“贵族化”的代价

物理空间上的远离,加之硬件上的层层防护,把人变成了技术堡垒中的“贵族”。士兵的“贵族化”过程,不仅伴随着外在技术装备的升级,还伴随着士兵生理能力的增强,乃至精神力量的提升。莫雷诺在其书中,全面介绍和分析了美军围绕提高士兵综合素质,以大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一系列跨学科研究项目。诸如通过药物令士兵保持超过24小时的清醒状态,用高营养药丸提高士兵代谢能力,以生物化学手段或电子技术把士兵变得更“聪明”,直至改造人的神经系统,消除士兵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如此高成本打造出来的“贵族士兵”,势必成为未来战场上的“精英战士”。

但是,莫雷诺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是战争史上最久远的装备,也是最脆弱的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一系列提升人体机能的手段,不仅没有“加固”这一节点,反而使之更加脆弱。2003年1月,在阿富汗,两名美国飞行员的意外攻击造成了四名加拿大士兵的死亡和八人受伤。这场令人震惊的国际事故,将这两名飞行员送上了军事法庭,直到事故的原因被判明以后才获释放。原来,经被告代理人解释,为使士兵在30小时的任务中保持高度警惕状态,他们受命服用了一种苯异丙胺类药物作为中枢神经刺激剂。正是这种药物使他们忽视了自身安全问题,导致误判。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使用这类药物还会导致人的药物依赖。无怪乎军队内部有时会调侃他们是“吃了药的人”。此事发生后,美军开始考虑苯异丙胺的替代物。但无论如何,高技术导致人类异化这一整体进程不会变,其中当然包括士兵的异化。

“阿凡达”战士便是士兵身体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曾几何时,美军还在考虑通过机械外骨骼增强士兵的体力,使他们成为战场上更强壮的战士,想必这一研究项目不会因为“阿凡达”项目的推进而下马。不过,从扩展人的体力,到“取代”人的体力,无疑是一种质上的飞跃。它意味着人将不必为武器提供动力——如古代的刀剑、或者动力的触发机制——如枪机和按钮,而只需要提供信息、甚至仅仅是目标——就如一位英明的指挥官只需发布命令,具体如何实施,完全交给下属,就可以实施一场战争。对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它不啻于一场噩梦:想象一下,以人的血肉之躯,如何对抗机器人部队的钢筋铁骨。花费巨大代价、甚或牺牲多少生命,终于摧毁了一名“阿凡达”战士,它背后的操纵者,却毫发无损。对技术相当的国家来说,它更有可能蜕变成一场“战争游戏”:生命得到了保障,只要经济和资源允许,战争双方大可以来一次“硬碰硬”的对决,不必顾及后果。这会是“阿凡达”部队将要面临的未来吗?

三、“人”在认知空间的接近

为了实现人对机器的操控,人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联系。传统的联系方式无外乎机械手臂、键盘、鼠标乃至语音等等,《阿凡达》中冲锋沙场的巨型机器人,也是通过操纵者手臂的动作实现自身的动作。这显然不是美军对“阿凡达”部队的期望。他们需要更直接的手段:不是将“人体”,而是将“人脑”与机器直接相连,通过大脑的电活动向计算机输入信号,操纵机器。该项技术被命名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

美国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远远早于“阿凡达”计划和《阿凡达》电影本身。20世纪末,美国杜克大学的尼科尔利斯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斯林瓦桑就提出了“脑-机交互借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s)的概念,这种“新一代工具”允许个体通过随意的大脑行为和传动器及感知设备进行无缝交互。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里纳斯和马卡罗夫在当时就认为,人脑和计算机的接口将是未来20年内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之一。而关于脑机接口较早期的研究论文,可以上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

当然必须承认,美国军方对该技术的关注,是其在21世纪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这项技术也是在本世纪初才为更多人所了解。从2004年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就已投入巨资,在杜克大学神经工程中心等全美6个实验室中展开了“思维控制机器人”的相关研究。2006年6月8日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展览会上,戴着24对电极帽的美国科学家布鲁纳,现场展示了如何用意念通过眼睛向笔记本电脑传达指令,在巨大的屏幕上一字字写出信息“B-O-N-J-O-U-R”(法语“你好”)。2011年4月,英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了能用思维控制的计算机,人只需在大脑中“说出”相关单词,就能让屏幕上的鼠标移动。该研究的领导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主管埃里克·鲁塔德表示,这才仅仅是最低层次的“阅读思想”。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对它的反复使用甚至可能改变人脑自身,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代表机器人的专门区域,进而使机器人成为其使用者的一个外部肢体。也许等到那一天,我们才可以说,真正的“阿凡达”部队问世了。人与机器,将真正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这和无数科幻作品中展示的各种人体改造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前景很“美好”?非也!真正的危机,隐藏在背后:脑-机接口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实现人体机能的扩展,因为计算机并非单独的个体,“阿凡达”战士也并非深入敌群的“孤胆英雄”。未来的战场,对人来说,已非过去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由网络构成的“立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物理空间一维发生的是硬碰硬的战斗,信息空间一维发生的是围绕制信息权展开的争夺,而发生于认知空间一维的,“人”与“人”的直接较量,才是终极的对决。

在认知空间这一维里,人和人的距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更接近了。这种接近,有可能使网络上的“精神战士”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敌人不必正面对抗你的“阿凡达”战士,而只要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袭击你的大脑,就能使你陷入瘫痪。从这一意义上讲,托马斯的《大脑没有防火墙》实在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它所警示的,不单单是通过舆论、谎言或假象等感官刺激而开展的“心理战”,更是直指人类大脑“硬件”的“精神战”或“神经战”。那时,表面强大的“阿凡达”战士将变成中看不中用的“马其诺防线”,杀死城堡中的“贵族”,堡垒不攻自破。

相信深谙战略大道的美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美国一贯追求全面作战能力的外在表现。就如美军对其军官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使用现代化装备,更应该能够在现代化装备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用军事地图和红蓝铅笔”获取战争的胜利。须知,比起装备精良的“阿凡达”部队,其幕后“贵族”才是决胜的根本。

(来源:心读天下,作者:石海明)


【战略前沿技术】2014全年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2015年1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102

201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政策有重大调整

20150110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150109

中国科研经费分配新办法出炉 "863""973"退出历史舞台

20150114

“透明计算”,凭啥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0115

科技改变未来:预言300年后的人类

20150131

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

20150131

国外高效毁伤技术发展及趋势

20150116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排行榜出炉 大陆仅华为上榜

20150104

高校病了:教学之殇

20150104

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